| |
【定义】赛前规定若干棋形,从此局面开始连珠的比赛方法。在当时规则下实施。
【实施情况调查】
①江户末期至明治年间,黑白均有三三禁手(或回避,或不屑)的对局,由成绩靠前的棋手来决定相对平衡的开局棋形。
②从大正到昭和时期去掉了基本珠型的概念,前期要决定棋形是否为平衡形,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对局。
【推断:实施期】
试验运用期:①从明治10-30年(1878-1898年前后)
②大正后期到昭和前期(1917-1930年代前后)
【实施实战团体】
京都格五会
东京连珠社等
【分类】
开局规定(不是明确规定)
补充①当时是19道盘,黑白都有三三禁手
②当时是19道盘,黑棋四四胜,有时还有五三三禁手、长连禁手。
【实施方法】
1. 预先在棋盘上摆出如下阵形。
例1) 桂马结 | 例2) |
---|---|
![]() |
![]() |
2. 之后,在当时规则下,下一手开始对局。
联珠同盟社,「联珠之友」昭和3年(1928年)3月号,P21 |
---|
![]() |
![]() |
五手二题打(即对方要求黑5二打,而不是规则必须两打)的流行时期,一部分有志于未来连珠理论研究的人士,尽力从题打试行方案的多数局面中选定若干,反复在小比赛上进行试验。按需要的程度、正式的记录等综合考量。得到一致同意后,于大正六年(1917年)在联珠新报杂志上进行征集。
以下是大正六年一月十四日在东京韵松亭联珠大会上,段位组比赛中设定的七题:
第一号 | 第二号 | 第三号 |
---|---|---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第四号 | 第五号 | 第六号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第七号 | <参考>联珠新报杂志征集入选作品 | |
![]() |
![]() 吉田薫案(1917年) |
【参考资料】
1) 京都连珠会机关杂志「珠友第100号・15周年纪念特別号」、1980、96.京都连珠会
2) 连珠世界50卷4号増刊号、2003、「透视古书之规则变迁史」、55.日本连珠社
3) 联珠之友昭和3年3月号、1928、21.联珠同盟社
4) 联珠385号(复刊76号)昭和28年2月、1953、5.联珠社
资料取自RenjuSha。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