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届世界连珠锦标赛谱
AT 第五轮
wc10at, r5, Chingin Konstantin - Karlsson Stefan
|
黑: |
Chingin Konstantin |
1 |
111 分 |
白: |
Karlsson Stefan |
0 |
125 分 |
Round 5, Table 1, d3, -, 5a=20 |
【李洪斌略评】Chingin的黑9选择不容易轻易定型的变化,与老将中盘斗力。白14看似轻妙,其实却给黑棋留下种种借用的余味(Karlsson应该是对黑棋后面的进攻有所预计的,14或许是为后面的攻防留下伏兵的手段,如果这样应该是老将误算了)。黑棋15~21下的比较快,22第一感来说应该是防上的,实战的22或许和14有某种关联吧。22防上,黑一时没有明显的胜机,22-32,23-10e局部倒是必胜,不过白有6L救命稻草,那样局面复杂有趣。当然,黑棋在大优形式下或许有更有利的选择,有兴趣可以深究。另外,实战25可以直接9m追胜。
|
wc10at, r5, Sushkov Vladimir - Purk Andry
|
黑: |
Sushkov Vladimir |
1 |
41 分 |
白: |
Purk Andry |
0 |
109 分 |
Round 5, Table 2, d9, R, 5a=7 |
【李洪斌略评】年轻的purk发挥太不稳定,白8-9是常见的下法。对于这个8,黑9的牵制是显而易见的。随手?想过头了?本来预想是场好看的对局,就这样突然结束了。
|
wc10at, r5, Savrasova Yulia - Kozhin Mikhail
|
黑: |
Savrasova Yulia |
0 |
144 分 |
白: |
Kozhin Mikhail |
1 |
141 分 |
Round 5, Table 3, d11, -, 5a=10 |
【李洪斌略评】这盘棋我想Savrasova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,黑棋这样被翻盘很难接受。36是败招,37黑棋已经必胜!关于这个12,我最早在实战中见到是2001年,“经纬杯十强赛”上陈伟对张进宇一局,当时张进宇就是下的本图的13。实战的17并非最强。
|
wc10at, r5, Iio Yoshihiro - Taimla Tunnet
|
黑: |
Iio Yoshihiro |
0 |
147 分 |
白: |
Taimla Tunnet |
1 |
146 分 |
Round 5, i11, -, 5a=7 |
【李洪斌略评】本局至21与“44期日本名人战”长谷川vs河村一战相同,Taimla的22变化,23还是应该防下比较好,当然有准备的话这个23也成立(将来白棋在左下做棋的时候黑方有强烈的反击手段,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介绍了)。27无谋余味尽失,30局部绝好形!Taimla一定心情很舒畅。实战lio后面的下法很凌乱,右下的局部凭直觉黑就应该无胜。
|
wc10at, r5, Wu Di - Oll Aivo
|
黑: |
Wu Di |
1 |
122 分 |
白: |
Oll Aivo |
0 |
124 分 |
Round 5, Table 5, d3, -, 5a=29 |
【李洪斌略评】本局可以说是吴镝的好局,黑棋对局面的控制让白棋完全处于被动。oll对此局面应该没有什么研究,24最强应该防7h。实战的24或许是欧洲棋手自信的体现吧,是想尽早摆脱被动局面。如同上盘的Karlsson负于Chingin一样,吴镝用精确的计算让oll继续垫底。
【吴镝自述摘】经过两天的比赛我对A组已经完全的适应了。两胜两败的成绩不算好但也可以接受,毕竟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。A组开始的第三天秋明开始下大雨。这盘A组第五轮我对爱沙尼亚棋手Oll Aivo的对局和之后我对山口的那盘棋是本次A组比赛中我最得意的对局。也是通过这盘全盘联系进攻的深入计算,把我的状态终于打出来了。这盘开始后Oll Aivo和Taimla迟到了。国外比赛和国内不同,不是棋手迟到15分钟直接判负,而是把对手时间全部消耗没才算超时负。直到比赛开始后快50分钟他们两人才匆匆赶到。Oll Aivo顾不得休息下了,直接开出疏星。倒是我看到疏星开局很有一些想法。因为我现在根本不想和棋,但是疏星黑有一定的先手权,如果被黑先手控制住最后空间必然非常的小,白很难有取胜的机会。而且既然他开了疏星就必然是有准备。打破对手的既定思维自己掌握主动才行。因此我选择了交换。实战黑5是我非常了解的一个点,之后白6正常下法黑将一直控制全盘。但是实战Oll Aivo想都没想直接给出了这个白6。说明他对这个白6研究很深。但是我恰好没怎么下过这个白6,只是印象中国内网络棋手对这个白6的结论是黑无法胜。具体黑如何走强全然不知。以下正常交换到白10。从局面上看我如果想套回6-7的变化是绝对不可能了。而且白在下面势力似乎很强,局面黑很被动。看着我比对手多出的50分钟。想想之前输掉的两盘对局。我在心里就下了一个决心,一定要攻死对手,好好展示下我的攻击能力。以下经过30分钟的长考我走出了实战的黑11。这个黑11很有欺骗性。白棋看似可以防的点很多,但是在计算后大部分白防点黑都可以必胜。Oll Aivo面对黑11的攻击性还是很稳健的。实战的白12应该是最强防了,以下黑先手把这里定型。黑17转身开始从左边进行全盘的控制。这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,这样不管黑能否取胜,首先白棋绝对不会有机会。而且右边11-13-15的眠三给下面的做棋会有很大的帮助。白18依然非常的稳健,看来Oll Aivo对中国棋手的了解对他帮助很大。不会贸然和我采用对攻的策略。黑19我下了步试应手。一方面彻底把白棋的出棋点封掉,另外给白棋一个选择是攻是防的机会。如果白这里激烈的直接在上面做棋我是完全有信心防住的。现在完全是我和Oll Aivo中盘的较量了。在国内时候总听到有些人认为中国棋手中盘不如欧洲棋手,全靠的研究。那么这盘将完全没有研究的成分。是时候检验下中国棋手的攻击能力了。白20疑问手。显然Oll Aivo看不到白可以出棋的地方,选择了继续忍耐。但是这样的防守太抽象了。如果我不按照他的思路进攻的话这手的效果将大打折扣。黑21显然的攻击点。白22最强。白22后我看了一些攻击的形状,但是进攻明显很勉强。长考后,针对后续变化我走出了实战的黑23,强迫白棋跟下来防御。黑23后白还不能简单的在上面防御。不过Oll Aivo实战的防点很出乎我意料:白24完全彻底的不让黑棋继续向下发展。这手棋说明了他不甘心被压制的心理,不甘心继续跟随我的步调行棋。但是很明显他没有看出我黑23真正的意图。以下我采用大量的时间来确认交换后左上的局部黑能否必胜。最后确信那里黑必胜。黑25开始按照既定的步调全部交换掉。黑31!黑必胜型。以下白32虽然很顽强的想压制黑的发展。但黑33一手就彻底把局面打开了。黑33必胜,面对到手的胜利我再也不会手软,以下白棋顽强了几手最终投子认负
。
|
wc10at, r5, Yamaguchi Yusui - Okabe Hiroshi
|
黑: |
Yamaguchi Yusui |
1 |
67 分 |
白: |
Okabe Hiroshi |
0 |
97 分 |
Round 5, Table 6, d6, R, 5a=16 |
【李洪斌略评】本局明显是送分局,没什么好评论的。基本的斜月必胜定式,只不过冈部绕个圈子而已,随手翻翻五手两打或者俄罗斯定式书上都有介绍。正是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。”
|
第一轮
第二轮
第三轮
第四轮
……
第六轮
第七轮
第八轮
第九轮
第十轮
第十一轮
棋谱取自RenjuNet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