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
2007年4月2日,“星梦月圆杯”京沪连珠五子棋擂台赛组委会成立。成员包括(按姓氏笔画排序):仇庆生(北京)、那威(北京)、陆小春(北京)、罗锦伟(上海)、顾伟国(上海)、黄民城(上海),特约通讯员:叶子。
由北京市五子棋协会、上海五子棋委员会(简)联合主办的“星梦月圆杯”首届京沪连珠五子棋擂台赛,于2007年4月15日在上海鸣锣。
按比赛规程,擂台赛在京沪两地轮流,每地每次安排两局,按照《中国五子棋竞赛规则》裁判。每方第一时限用时90分钟,第二时限每方一分钟一步棋。经过双方友好协商,首场比赛于2007年4月15日安排在上海。
两地各选派七名棋手,按照“先锋/次锋/三锋/中坚/三将/副将/主将”顺序安排出场先后,其中必须有一名女棋手,女棋手担任先锋。从先锋开始打擂,双方猜先,一局定胜负,胜方守擂,负方依次按序换将攻擂。某一方主将攻擂失败,则为负方,且比赛结束。从“次锋/三锋/中坚/三将/副将/主将”开始,赛中各方除不可抗因素,最多只能三次调动未出场人员顺序,各方出场人选必须在赛前三天公布。首局出现和棋,双方加赛快棋,直至分出胜负。从第2局起,攻擂方有选择是否布局的权利,和棋判守擂方获胜。
主场方负责场地、棋具、裁判、办公及双方领队、棋手(每方各安排一名领队)食宿费用;客场方自行负责客场交通费用;每次主场方安排主裁判一名,副裁判二名。组委会由双方各出三名人员组成,主要任务为制定比赛规程、协调比赛事宜、仲裁比赛争议、统一宣传口径。比赛棋谱由组委会拥有,棋手及他人不经允许不能外传和使用。双方在各自网站(中国连珠网、中华连珠网)、新浪、搜狐及相关媒体进行报道;双方各自组织有名望的高段位棋手对棋局进行点评及形势预测;比赛结束后,双方共同将赛事期间的对局、信息、点评等相关资料编辑成册,适时联合出版。
比赛设流动冠军奖杯一座,连续三年获得冠军的一方将永久拥有此杯。奖杯制作费用由冠名者出资,没冠名则由双方均摊。比赛前期,双方可以努力寻求企业赞助,以期为参赛选手争取奖金。各地赞助企业的回报要求,由各方自行考虑决定,有涉及对方的,协商解决。
北京队 | 上海队 | |
---|---|---|
先锋 | ![]() |
![]() |
姚金蕊 四段 | 顾婉卿 三段 | |
次锋 | ![]() |
![]() |
胡瑜 四段 | 俞满江 六段 | |
三锋 |
![]() |
![]() |
李一 初段(原定李想) | 黄宇峰 三段 | |
中坚 | ![]() |
![]() |
仇云飞 五段 | 戈翀宇 六段 | |
三将 | ![]() |
![]() |
曹冬 六段 | 陈文夏 五段 | |
副将 | ![]() |
![]() |
吴昊 六段 | 朱建锋 六段 | |
主将 | ![]() |
![]() |
陈伟 七段 | 葛凌峰 七段 | |
替补 | ![]() |
![]() ![]() |
李想 三段(原定三锋由李一替补) | 薛文曦六段、吴杰三段 |
11月25日,随着上海队主帅葛凌峰七段飞赴北京挑战本场擂主、北京队三将曹冬六段的失利,由京沪两地组织联合举办的“星梦月圆杯”两地擂台赛在历经8个多月的激烈竞争后,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当然仅从比赛结果来看,北京队获得了最终的胜利。但是究其更深层面的意义来说,在这场比赛中的京沪两地五子棋组织都是赢家。无论从比赛的构思、策划,还是比赛的组织、举办,其中很多地方都是创新之举,都是合作的成果,可以说京沪擂本身就是一个集创新与合作为一体的成功的运作模式。因此,对两地五子棋组织来讲,这次比赛的成功举办远比单纯的结果意义来的更为重要。或许这也是新时期五子棋逐渐向区域性合作发展的一个前奏。
中国连珠网、中华连珠网综合报道。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版权所有:励精连珠教室 网站运维:励精连珠工作室 京ICP备13004522号 |
|